本文為英文版的機器翻譯版本,如內容有任何歧義或不一致之處,概以英文版為準。
初始化和格式化您的磁碟區
當您使用 iSCSI 啟動器在用戶端連線到您的磁碟區之後,您即可初始化和格式化您的磁碟區。
在 Microsoft Windows 上初始化和格式化磁碟區
請使用下列步驟在 Windows 初始化和格式化您的磁碟區。
初始化和格式化您的儲存磁碟區
-
啟動
diskmgmt.msc
以開啟 Disk Management (磁碟管理) 主控台。 -
在 Initialize Disk (初始化磁碟) 對話方塊中,將磁碟區初始化為 MBR (Master Boot Record) (MBR (主開機記錄)) 分割區。選取分割區樣式時,您應該考慮要連線的磁碟區類型 (快取或存放),如下表所示。
分割區樣式 在下列條件中使用 MBR (主開機記錄) -
如果您的閘道是存放磁碟區,且儲存磁碟區的大小限制為 1 TiB。
-
如果您的閘道是快取磁碟區,且儲存磁碟區的大小小於 2 TiB。
GPT (GUID 分割區表) 如果您的閘道儲存磁碟區大小為 2 TiB 或更大。
-
-
建立簡易磁碟區:
-
將磁碟區上線並初始化。所有可用的磁碟區都會顯示在磁碟管理主控台中。
-
開啟內容 (按右鍵) 選單取得磁碟,然後選擇 New Simple Volume (新增簡易磁碟區)。
重要
請小心勿錯誤的磁碟格式化。檢查以確認您格式化的磁碟符合您配置給閘道 VM 的本機磁碟大小,而且狀態為 Unallocated (未配置)。
-
指定磁碟大小上限。
-
將某個磁碟機字母或路徑指派給您的磁碟區,然後選擇 Perform a quick format (執行快速格式化) 格式化磁碟區。
重要
快取磁碟區強烈建議使用 Perform a quick format (執行快速格式化)。這樣可得到較少的初始化 I/O、較小的初始快照大小,以及最快可用的磁碟區。還可避免使用快取磁碟區空間處理完整的格式化程序。
注意
格式化磁碟區所需的時間取決於磁碟區的大小。此程序可能需要幾分鐘才能完成。
-
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上初始化和格式化您的磁碟區
請使用下列步驟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(RHEL) 上初始化和格式化您的磁碟區。
初始化和格式化您的儲存磁碟區
-
將目錄變更到
/dev
資料夾。 -
執行
sudo cfdisk
命令。 -
使用下列命令,找出您的新磁碟區。若要尋找新的磁碟區,您可以列出您磁碟區的分割區配置。
$ lsblk
新的未分割磁碟區會顯示「無法辨識磁碟區標籤」錯誤。
-
初始化您新的磁碟區。選取分割區樣式時,您應該考慮要連線的磁碟區大小和類型 (快取或存放),如下表所示。
分割區樣式 在下列條件中使用 MBR (主開機記錄) -
如果您的閘道是存放磁碟區,且儲存磁碟區的大小限制為 1 TiB。
-
如果您的閘道是快取磁碟區,且儲存磁碟區的大小小於 2 TiB。
GPT (GUID 分割區表) 如果您的閘道儲存磁碟區大小為 2 TiB 或更大。
針對 MBR 分割區,請使用下列命令:
sudo parted /dev/
your volume
mklabel msdos針對 GPT 分割區,請使用下列命令:
sudo parted /dev/
your volume
mklabel gpt -
-
使用下列命令建立分割區。
sudo parted -a opt /dev/
your volume
mkpart primaryfile system
0% 100% -
將某個磁碟機字母指派給分割區,並使用下列命令建立檔案系統。
sudo mkfs -L datapartition /dev/
your volume
-
使用下列命令掛載檔案系統。
sudo mount -o defaults /dev/
your volume
/mnt/your directory